歐洲云計劃:歐盟數字主權的建構與挑戰
發布時間:2021-07-29 15:44 作者:網絡信息部 點擊:
次
隨著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技術的迅速發展,國家間的競爭開始從傳統領域拓展至數字空間,掌控“數字主權”對維護國家利益至關重要。對歐盟來說,由于美國數字科技巨頭公司在歐洲占有極大市場份額,歐盟公民在生活和工作中多使用谷歌、亞馬遜、臉書等美國公司提供的數字應用和服務,其間產生的數據絕大部分被搜集和儲存在美國。同時,歐洲的云計算、人工智能、5G等數字科技發展也相對落后。在此背景下,歐盟逐漸意識到其在數字經濟時代所處的被動局面,急于改變對外國科技公司的過度依賴,保護歐洲人管理自己網絡和數字空間的自由,掌控歐洲數字主權。
近年來,歐盟陸續出臺了《通用數據保護條例》、《數字市場法》、《數字服務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法律框架,以建構“數字主權”,增強歐洲數字創新能力。2020年7月,歐洲議會發布《歐洲的數字主權》報告,闡述了歐盟提出數字主權的背景和加強歐盟在數字領域戰略自主的指導方針,并明確了二十四項可能采取的具體措施,其中一項即為促進建立符合歐盟數據戰略的歐盟云基礎設施。歐洲云計劃Gaia-X由德國和法國聯合倡議和牽頭,歐盟27國參與,旨在建立一個真正屬于歐洲的數據基礎設施,成為歐盟的“母云端”,并創立通用云標準、參考云架構和互操作性要求等。
今年三月,意大利國際事務研究所(Istituto Affari Internazionali ,IAI)發表了德國聯邦信息安全辦公室西蒙娜·奧蒂利亞諾(Simona Autolitano)教授和艾格尼絲·波洛夫斯卡(Agnieszka Pawlowska)共同撰寫的研究論文《歐洲對數字主權的追求:以GAIA-X為例》(Europe’s Quest for Digital Sovereignty: GAIA-X as a Case Study)。兩位作者以歐洲云計劃GAIA-X作為案例,梳理了歐盟通過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維護自身“數字主權”的歷程與未來面臨的挑戰。
西蒙娜·奧蒂利亞諾(Simona Autolitano)和艾格尼絲·波洛夫斯卡(Agnieszka Pawlowska)認為,GAIA-X計劃的發展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15-2018年間的“覺悟階段”。無論是歐盟的不同成員國還是歐盟整體,都開始意識到自身對國外數據服務提供商的過度依賴,從而開始追求鞏固自身數字主權。第二階段是2019年以后,德國和法國正式倡議發起GAIA-X計劃,旨在建設代表歐盟利益的數據基礎設施,以利于歐盟內部數據保護和數據流通。2020年以后,GAIA-X開啟了第三階段,從德、法之間的雙邊合作框架擴展至歐盟范圍內多個成員國家間的多邊框架。歐盟委員會同意向GAIA-X投資20億歐元。GAIA基金會也于同期成立。截至目前,已有27個歐盟國家和超過300家機構加入該項目。
西蒙娜·奧蒂利亞諾(Simona Autolitano)和艾格尼絲·波洛夫斯卡(Agnieszka Pawlowska)回顧了法國和德國建立“主權云”的努力。2009年末,法國提出“仙女座”計劃(Andromède)以組建一個公私合作的大型云數據中心,但該項目因為運營商之間的分歧而失敗。2013年法國政府提出“新法國工業計劃”( Nouvelle France industrielle),聚焦云計算領域的安全問題,與既有云計算企業展開合作。
德國則在2011年提出了“聯邦云”計劃(Bundescloud),嘗試建立一個由聯邦政府控制的核心云平臺。聯邦經濟事務和能源部還啟動了“可信云”( Competence Network Trusted Cloud ,CNTC)項目。弗勞恩霍夫協會(Fraunhofer Gesellschaft)于2016年發起“國際數據空間計劃” (International Data Space , IDS),以“使來自不同行業和各種規模的公司能夠自主管理他們的數據資產”為目標創建一個安全的數據空間。
2018 年,法國國家網絡安全局(ANSSI)和德國聯邦信息安全辦公室(BSI)開展合作,最終形成GAIA-X計劃,并進一步明確云計算的主權和安全需求及“主權云”的重要戰略意義。
西蒙娜·奧蒂利亞諾(Simona Autolitano)和艾格尼絲·波洛夫斯卡(Agnieszka Pawlowska)還進一步梳理了歐盟委員會構建歐洲主權云的持續努力。歐盟的第一代云戰略試圖建立一個“歐洲超級云”(European Super Cloud),為公共部門提供通用云計算服務和專門的硬件基礎設施。它強調避免歐洲市場碎片化,并呼吁成員國相互協調合作,共同努力釋放云計算的潛力。
2016年,歐盟委員會正式提出“歐洲云”概念??紤]到科學界的需要,歐盟決定建立一個“可信、虛擬、聯合的環境”,通過具有高性能計算、高速連接和先進數據與軟件服務的“歐洲開放科學云端”( European Open Science Cloud),研究者們可以跨越國界和學科領域對數據進行利用、分析、儲存和管理。以此為開端,歐盟委員嘗試逐步將此舉措擴大適用到其他部門和機構。
2020年7月,歐洲議會發布《歐洲的數字主權》報告,正式表態歐盟要減少在云基礎設施和服務中對外國技術依賴,并重點加強歐洲數字技術能力和增加對托管、處理和使用數據的基礎設施的投資。同時,歐盟決定與德國和法國的GAIA-X云計劃合作推進上述目標。因此,歐盟27個成員國于2020年10月15日簽署了諒解備忘錄,表示愿意共同努力,創建安全、高效、可互操作的云服務。
基于GAIA-X云計劃的發展歷程,西蒙娜·奧蒂利亞諾(Simona Autolitano)和艾格尼絲·波洛夫斯卡(Agnieszka Pawlowska)對這一計劃的前景進行了評價。兩位作者認為,GAIA-X是歐洲建立數字主權的重要一步。維護“歐洲價值”與“數據主權”是GAIA-X的首要目標,促進關鍵技術領域的創新也是GAIA-X的核心訴求。因此,GAIA-X將會遵循歐盟已有原則,不再建設一個新的“歐洲超級云”,而是與現有云服務提供商合作,通過保證透明度、安全性和隱私性來增加云服務的可信度。GAIA-X 的“股東參與”機制可視為公共和私營部門合作的成功案例,其開源性和開放度將獲得更多用戶認同。
與此同時,西蒙娜·奧蒂利亞諾(Simona Autolitano)和艾格尼絲·波洛夫斯卡(Agnieszka Pawlowska)提出,歐盟追求數字主權還面臨以下挑戰:
第一,GAIA-X作為一個開放系統,任何數據提供者都可以參與。這意味著亞馬遜、谷歌等云服務公司也能加入 GAIA-X,從而成為歐盟重要數據基礎設施的成員。雖然已經有相關規則限制非歐盟公司在GAIA-X基金會內的影響力,例如,它們不能擔任董事會成員且沒有投票權,但其實際效果仍有待考察。鑒于GAIA-X的首要目標是減少歐盟對外國的技術依賴和促進競爭,允許非歐盟公司參與其中可能會使歐洲數據經濟的部分價值仍舊流向歐盟以外的國家。
第二,雖然GAIA-X試圖取代歐洲既有的外國大型云服務提供商的地位,改變對外技術依賴的狀況,但其開放的結構可能會阻礙這一目標實現。由于歐盟財政資源相對緊張,而GAIA-X又是一個高透明度的生態系統,因此需要避免與外國供應商在技術創新方面直接沖突或競爭。
第三, GAIA-X的相關規則將如何確保實施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例如,歐美雙方目前還未就處理刑事案件過程中的數據搜集等事項達成協議,但根據美國相關法律規定,美國的云服務商有義務回應美國法院令其提供數據的要求,即使這些數據的存儲地為歐洲。歐盟不僅要為GAIA-X移除類似的執行阻礙,還需要和GAIA-X基金會保持高度協同,以避免數字主權政策的碎片化。
綜上所述,盡管GAIA-X的模式和規則符合歐盟追求“數字主權”的價值取向,但仍需要注意GAIA-X在可行性上的不足,并防范其模式的潛在風險。當今歐盟致力于隱私和數據保護標準的制定,注重透明度和可信度。但是,歐盟不能僅僅滿足于通過強化監管來捍衛歐盟數字主權,還應加大對前沿技術的投資,加強自主創新,降低外部技術依賴,為保持歐洲強大實現生產力突破。
(文章來源:澎湃新聞;澎湃新聞記者: 呂娜 張書言 編譯;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