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數治|金融服務數字化轉型的三個宏觀戰略方向
發布時間:2021-09-07 14:56 作者:網絡信息部 點擊:
次
第四次工業革命促成人類社會超越農業經濟、工業經濟,躍升至嶄新的數字經濟發展階段。數據成為關鍵生產力要素,驅動各領域的轉型與升級。金融服務作為與人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關鍵領域,近年來也邁入了數字化轉型的快車道。隨著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滲透,智慧網點、智能支付、數字化融資、智能投資咨詢等迎來了蓬勃發展。如今人們不論身處何地,只要接入互聯網,就能進行支付、存貸、轉賬、理財等的“無接觸式”金融操作,高效而便捷。然而,全面的金融服務數字化轉型不應止步于新技術應用,更重要的是實現數字技術與商業模式的深度融合,推動有利于社會整體進步的金融服務變革與創新。因此,以不囿于技術的前瞻性眼光,確立金融服務全面轉型的宏觀戰略方向具有重要引領意義。
有鑒于此,今年6月,世界經濟論壇官網刊登了瑞士著名數字戰略專家斯蒂芬·斯格利斯特博士(Stephan Sigrist)的文章《為什么數據和數字化將支撐金融的未來?》(Why data and digitization will underpin the future of finance?),對金融服務提供商利用新興數字技術實現全面轉型的幾個可能的宏觀戰略選擇加以了解析。
當前,全球金融服務數字化轉型的驅動力主要來自于數據賦能,一般需要具備以下三方面的條件:第一、金融服務提供商擁有豐富的數據來源。數據是數字經濟時代金融服務提供商開展業務不可或缺的基礎,不僅包括其自身長期積累的海量客戶信息和交易數據,還有通過數據共享引入的購物、社交、稅收、征信等外部數據。相對完備的數據維度有利于金融服務提供商從單純的數據生產和收集平滑過渡到數據整合與分析。第二、金融服務提供商能夠高效利用數據。這是盤活數據資源、提高金融服務與創新能力的關鍵前提。通過企業內部數據管理平臺建設,促進大數據的快速提取和挖掘,使數據資源轉化為實際生產力,創造新的金融產品與服務。第三、將數據分析成果有效應用于業務運營。例如,通過數據分析豐富客戶畫像,實現精準營銷;以廣泛、全面的數據信息支撐智能化風險控制;促進精細化管理,實現提質增效等。
斯蒂芬·斯格利斯特(Stephan Sigrist)認為,新冠大流行以來世界范圍內金融服務數字化進程的全面加速正是得益于作為關鍵生產要素的數據賦能形成的有效驅動。去中心化交易、自動化投資咨詢和非接觸式支付等創新金融服務解決方案和應用場景也因此在短期內得以廣泛應用,又進一步構建了今后金融產業的新格局。
但是,斯蒂芬·斯格利斯特(Stephan Sigrist)也指出,數字技術本身并不構成金融數字化轉型的戰略目標,只是達成目的的手段。海量數據與算法、虛擬通信等相結合,將重構金融服務的內容,重定運營規則、重建組織結構、重造產品。如果仍將金融服務模式局限于通過智能手機向私人客戶和投資者實時推送市場資訊或推薦產品等方式,將無法幫助客戶正確做出長期決定和評估風險,也很難增加投資收益。況且,在當今數字化時代,對金融服務提供商來說,更加關鍵的還并非個人需求,而是海量數據所蘊含的社會需求和總體傾向。如果無法贏得廣泛的公眾信任和社會認可,無論是加密貨幣,還是人工智能自動生成的投資方案都將毫無意義。因此,金融服務提供商在開發和設計產品時,應當將自身定位為借助新型數字技術服務客戶,實現社會創新的合作伙伴,而不僅僅是提供技術解決方案的專家。同時,金融服務提供商還需要改變過往依靠增加營業網點和產品數量提升收益的發展思路,轉為通過應用新技術持續改善客戶體驗,高效、精準分析客戶行為數據流,在智能運營中貫徹數據驅動決策,進而實現數字化商業模式的創新,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
在此基礎上,斯蒂芬·斯格利斯特(Stephan Sigrist)認為,金融服務提供商至少應該朝三個數字化轉型的宏觀戰略方向努力:首先,要以前瞻性的眼光來理解新興技術,將相關機會和挑戰轉化為業務,并融入社會框架中,變為社會創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次,要預見用戶和社會對未來的需求,將市場進步與社會進步相融合。保險公司和銀行曾經在經濟和社會進步中發揮著核心作用,包括在第一次或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為鐵路網絡建設、養老等社會項目提供資金。展望第四次工業革命,金融服務業明顯需要向以數據為基礎且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過渡。這需要金融服務商以用戶為本,敏捷地捕捉社會總體需求,進行前瞻性投資和布局,而不是停留在解決個人或組織的財務關切。第三,發展跨領域的網絡,建立高效數字業務平臺,將各種金融創新方案整合到一起,并在國家和國際層面設立具有約束力的規范,促進互操作性。同時,金融服務提供商還需要響應人們對 “數字福利”的普遍需求,與公眾共同謀劃有利于社會進步的創新。
數字信息科技從根本上改變了金融服務的業務流程、組織架構和產品體驗,事實上也是總體社會創新和進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早期的金融技術手段更新、數字化金融渠道建設,到現在朝著提升金融服務效率與用戶體驗、構建數字金融新場景等“深水區”挺進,金融服務數字化轉型對金融服務提供商提出了更為多元的變革要求和遠高于技術創新的挑戰。必須確立適應可持續發展的宏觀戰略,才能準確洞察用戶和社會對創新金融服務的真實需求,前瞻性部署金融新技術應用,引領有效、向善的數字化轉型。
(文章來源:澎湃新聞;澎湃新聞記者:呂娜 編譯;侵聯刪。)